获悉,中农巴马小型猪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近日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为首次通过鉴定的基因编辑猪疾病模型新品系。
以“赋能 融合 创新”为主题的2022张江AI智药论坛11月17日在上海举办。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以下简称“AI联盟”)成员单位与来自科研机构、企业及公共平台的各界代表一道,共话医疗健康产业在“AI时代”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宏观战略指引下,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高歌猛进,已成立多个相关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同时,领域内多个合成生物学重大项目获得资金扶持。在政策的支持下,除了基础研究突飞猛进外,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合成生物学创业企业已达62家,主要集中在天津、深圳、上海、杭州等地。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实施办法》(沪科合〔2021〕21号...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在心血管等20个常见病、多发病领域,我国建成了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生物医药领域,建成了7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中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基因测序有多准确,现在有了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和复旦大学历时六年半,成功研制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系全基因组DNA序列和全转录组RNA标准物质,在日前召开的基因组测试质量及计量标准交流会上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将为基因测序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上海智慧”。
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特定类型的T细胞功能的代谢途径与之前认为的不同。这一发现背后的关键方法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免疫学》杂志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动物生物安全二级(ABSL-2)实验室适用于操作《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和《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第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该类病原微生物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焦点,ABSL-2实验室也成为目前开展感染性项目使用率最高的实验室。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家外资制药企业来华起,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已超过40年。40多年来,跨国药企纷纷在华建立工厂,设立功能总部和研发机构,开发和经营中国市场。
CEIDI西递此次合作的对象,项目地点位于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集群——张江药谷。是先后完成了五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注于新药的自主研发、中国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肝胆疾病等领域新药研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泽璟制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培育的中畜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通过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鉴定,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资源,入驻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
近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神舟十五号乘组入驻“天宫”。两个航天员乘组的首次“太空会师”,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背后也体现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
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通过使用植入式“药物工厂”,阻止了小鼠的晚期癌症,而且这种新疗法只需几天就能生效。该研究已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上。
4月23日上午,“TD DATA全器官超微结构病理数据库研讨会”在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办。会议邀请了20余位生物医药行业专家围绕“超微结构病理图谱构建与3D打印技术助力药效评价新变革”,探讨建立人脑、动物超微结构病理图谱的可行性,以及TD DATA生物3D模型与组织类器官3D活体打印之间的关系,旨在深度开发、挖掘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助力新时代药效评价及脑科学研究。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日前落幕,签约总投资达325亿元。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166亿元,同比增长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