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新药能使新冠病毒“自断生路”,动物实验表明可显著降低病毒水平|国际战“疫”行动

    新药能使新冠病毒“自断生路”,动物实验表明可显著降低病毒水平|国际战“疫”行动

    据29日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NMT5的新药,可使新冠病毒“自断生路”。

  • “浦东方案”出炉,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军!

    “浦东方案”出炉,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军!

    上海浦东新区1月26日举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正式发布《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 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新特征

    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新特征

    ➤2021年的全球药品支出大约为1.4万亿美元,预计2022~2026年期间,全球药品市场将以3%~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细胞和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靶细胞,通过修饰或操纵基因的表达来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兴治疗方式,也是目前生物医药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

  •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风口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风口

    生物医药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位列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首。

  • CEIDI西递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店铺正式开设运营

    CEIDI西递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店铺正式开设运营

    政府通过自己的号召力聚集产业、企业集中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资源对接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共同发展”的政企合作模式是许多专业化园区的构建思路,而这样的形式同样也适合集约式互联网平台运营。由上海市服务企业的“一网通办”官方平台牵头, 遴选邀约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开店”,以“互联网+企业服务”模式,构建专业服务资源库,以此有效增进政企沟通实效,发挥资源整合平台效应

  • 人工智能制药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制药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从成本、效率等方面重塑制药行业。我国AI制药起步较欧美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更具数据、算法等优势。相关专家认为,AI制药将成国内医药产业弯道超车机遇,应以AI制药为切入点,对这一新兴领域加强前瞻性政策扶持,推动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原始、自主创新,最终做到中国创新的出海。

  • 干细胞首次生成特定人类胚胎细胞

    干细胞首次生成特定人类胚胎细胞

    比利时鲁汶大学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使用干细胞生成了一种新型人类细胞。新细胞与早期人类胚胎中的天然细胞非常相似,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胚胎植入子宫后会发生什么。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细胞·干细胞》上

  • 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添动力

    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添动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不久前,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生物经济是什么?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 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近日,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合肥两地同步召开。

  • 三代测序技术:让你“看清”微生物基因“骨架”

    三代测序技术:让你“看清”微生物基因“骨架”

    近10年来,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仍使用主流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肠道微生物种功能解析,宏基因组的拼接质量仍然有较大提高空间,且菌株水平的功能差异分析等领域亟待新的突破。

  • 3D动物模型有望取代实验鼠

    3D动物模型有望取代实验鼠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用于剂量学研究的3D模型,可在某些阶段完全取代实验室大鼠和小鼠,有望在癌症放射治疗领域临床前研究中放弃使用实验动物。

  • 实验小鼠饲养环境建设及鼠房操作管理 CEIDI西递

    实验小鼠饲养环境建设及鼠房操作管理 CEIDI西递

    动物科学实验来说,实验小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验动物。在探寻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药物临床前筛选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鼠种群管理、良好的日常饲养以及实验操作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种群管理可以帮助实验人员规避不少问题。实验想要尽早开展、实验结果想要准确有效,都离不开小鼠。虽然小鼠称得上是实验人员的“靠谱小伙伴”,但其饲养条件却颇多。

  • 加强创新供给 拓展需求空间  助力生物经济高速发展

    加强创新供给 拓展需求空间 助力生物经济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经济产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面临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问题。要实现规划目标,需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拓展市场需求空间。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高阶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高阶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

    实时荧光P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核酸检测技术。然而,由于主流荧光PCR仪器检测通道数目的限制,单个反应所能检测的靶基因数目很难超过6个,限制了该技术在检测涉及多靶点的复杂疾病上的应用。

  • 全球猴痘疫情升级  国家卫健委已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全球猴痘疫情升级 国家卫健委已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新冠病毒这个世纪大难题还没解决,“猴痘”病毒又来势汹汹,近期在全球各大新闻里霸榜。在对“猴痘”这个新病毒做了一番了解后,小编也仔细研究了自己手臂上的疫苗疤痕,十分伤感的确认自己幼时并没有种过相关疫...

  •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迭代升级,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迭代升级,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成为热点话题。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呈现哪些新特点,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来自科研院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就生物医药技术与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方向。

  • 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该如何实现“逆势突围”?

    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该如何实现“逆势突围”?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未来产业。当前,受全国疫情、集中采购政策、资本寒冬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

  • 全力做强创新药引擎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全力做强创新药引擎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上海是中国现代生物医药行业的发源地,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支青霉素,为国家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92年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算起,历时近30年发展,位于上海的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产业高地。上海生物医药正在创造全国乃至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

TOP

400-666-1693

180 1646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