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形成的重要产业,推动其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皿中的脑细胞也能学习玩游戏。 培养皿中的人类和老鼠神经元学会了玩电子游戏Pong(乒乓)。这些实验证明,即使是培养皿中的脑细胞也能表现出固有的智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们的行为。相关研究10月12日发表于《神经元》。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进展成效。国家卫健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从事人间传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的P3、P4实验室63个,P2实验室4.6万个。
从克隆技术到再生医学,如何找到除通过生殖细胞自然孕育胚胎之外的其他途径来创造或复原生命,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探索的热点议题。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全新药物组合,能够特异地诱导出具备转变为完整有机体潜能的全能干细胞。
据29日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NMT5的新药,可使新冠病毒“自断生路”。
上海浦东新区1月26日举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正式发布《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2021年的全球药品支出大约为1.4万亿美元,预计2022~2026年期间,全球药品市场将以3%~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细胞和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靶细胞,通过修饰或操纵基因的表达来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兴治疗方式,也是目前生物医药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
生物医药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位列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首。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从成本、效率等方面重塑制药行业。我国AI制药起步较欧美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更具数据、算法等优势。相关专家认为,AI制药将成国内医药产业弯道超车机遇,应以AI制药为切入点,对这一新兴领域加强前瞻性政策扶持,推动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原始、自主创新,最终做到中国创新的出海。
比利时鲁汶大学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使用干细胞生成了一种新型人类细胞。新细胞与早期人类胚胎中的天然细胞非常相似,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胚胎植入子宫后会发生什么。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细胞·干细胞》上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不久前,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生物经济是什么?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近日,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合肥两地同步召开。
近10年来,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仍使用主流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肠道微生物种功能解析,宏基因组的拼接质量仍然有较大提高空间,且菌株水平的功能差异分析等领域亟待新的突破。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用于剂量学研究的3D模型,可在某些阶段完全取代实验室大鼠和小鼠,有望在癌症放射治疗领域临床前研究中放弃使用实验动物。
目前我国生物经济产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面临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问题。要实现规划目标,需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拓展市场需求空间。
实时荧光P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核酸检测技术。然而,由于主流荧光PCR仪器检测通道数目的限制,单个反应所能检测的靶基因数目很难超过6个,限制了该技术在检测涉及多靶点的复杂疾病上的应用。
新冠病毒这个世纪大难题还没解决,“猴痘”病毒又来势汹汹,近期在全球各大新闻里霸榜。在对“猴痘”这个新病毒做了一番了解后,小编也仔细研究了自己手臂上的疫苗疤痕,十分伤感的确认自己幼时并没有种过相关疫...
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成为热点话题。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呈现哪些新特点,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来自科研院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就生物医药技术与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方向。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未来产业。当前,受全国疫情、集中采购政策、资本寒冬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